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是重庆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和力学学科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工程力学、安全、采矿工程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学院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107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3人,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49人。 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学院有采矿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矿业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重庆市重点学科3个;矿业工程和力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矿业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物加工、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一般力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安全技术及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以及矿业工程、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专业设置合理、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学院下设采矿工程、工程力学、环境科学和安全工程四个专业,拥有矿山灾害控制研究、工程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能矿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安全生产及防灾信息技术研究四个中心。其中能矿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包含能矿资源开发和能矿资源综合利用及能源经济两个研究所,矿山灾害控制研究中心包含工程灾害控制、高压水射流及生态环境三个研究所,安全生产及防灾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包含传感技术及仪器仪表、安全信息技术两个研究所,工程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中心包含应用力学和工程数值模拟两个研究所。学院有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矿资源开发及三峡库区环境损伤与工程灾害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环保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大学与美国利宝集团共建的重庆大学利宝互助职业安全研究中心等。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平台一个—西南能矿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专业人才,在科研方面也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专业介绍 采矿工程专业(该专业在一般本科批次录取) 采矿工程专业是重庆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几个特色专业之一,也是国家第二类优势特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全面的专门知识,能独立进行技术开发、数值计算、现场应用实践、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从事采矿工程及相关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的高级科学技术研究和高级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固体矿床开采、岩土力学、地下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岩土测试技术、地质学基础、爆破工程、工程力学等。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固体矿床开采理论及技术、煤及煤层气开采理论及技术、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稳定性、岩土工程设计及工程管理、环境灾害预测与防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系统工程、资源开发的经济技术评价、矿山管理工程与信息技术等。 就业方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矿业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可到矿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院、研究所、公司、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 工程力学专业 专业前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工业和工程技术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复杂和关键力学问题,急需越来越多的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工程力学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学科实力:本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完成了大量国家级、部省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培养目标:本专业属于技术科学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程力学专门人才,与一般工科专业相比,有更系统而扎实的力学、数学基础知识,更强的计算与力学实验能力,并具有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种工程领域或设计、科研单位中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工作。 专业特色: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力学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利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振动力学、板壳理论、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分析软件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课程等。此外,还开设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土木、建筑、交通、冶金、船舶、车辆、飞行器、化工设备等行业的研究院、设计院、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强度分析、软件开发、计算机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事务处理,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深造情况:本专业部分优秀毕业生可以保送直接攻读力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可以继续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有出国深造的机会。也可以报考力学和相关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大于40%。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 环境科学专业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创建于1986年,前身是原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下设的环境工程系;2000年新重庆大学成立时,更名为环境科学系,隶属于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1987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一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其中正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6人,专职教师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被列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拥有一批2000年后从国外购置的大型精密仪器。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1等奖3项、2等奖4项、3等奖6项。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工业污染防治及废物资源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学科特色;在全国250多个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点中位于前列,被评定为A级。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技术的高级人才;毕业生可到工矿企业(公司)、政府行政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单位,从事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维护、企业(城市)环境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或者进入研究生层次进一步深造。 基本要求:(1)掌握数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掌握环境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3)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4)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设施运行与维护的基本技能;(5)训练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环境管理的基本技能;(6)具有良好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素养,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主要课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无污染控制、环境系统分析、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流体力学及水力学、清洁生产、环境法规与标准等。 实践环节: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技术实验、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实验;环境评价课程设计、环境污染控制(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课程设计;环境监测实习、环境生态学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所授学位:理学学士 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系始建于2000年,2001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同年获“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安全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与美国利宝集团合作,成立了“利宝互助职业安全研究中心”,并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现有教研人员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授奖”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 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1)安全工程理论及应用;(2)事故预测与风险评价;(3)安全管理;(4)职业危害防治方法及技术;(5)灾害预测及控制工程;(6)安全监测及信息化管理。 专业前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关键地位,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工业生产领域(如建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企业已需要越来越多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作为科研和生产管理的核心人员。 培养目标:培养在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能在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控、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建筑安全、机械安全、化工安全、矿山安全,主要学习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技术原理以及行业安全的相关知识。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防火与防爆工程、工业通风及除尘、建筑安全、电气安全、化工安全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安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管理、研究、开发与教学等工作。 深造情况:可在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管理等相关学科方向继续深造。近年来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大于30%。 所授学位:工学学士